为无极气量改造护航
--仪表四班:云聪颖
12月15日在煤制油 108A 压缩机厂房,一场重要的无极气量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仪表四班的现场人员白海刚、张进宁等人深知此次改造任务的重大意义,更明白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石。
安全交底作为改造工程的重要一环,被给予了高度重视。白海刚和张进宁等现场人员在工程开始前,认真组织了安全交底会议。他们详细地向每一位参与改造的工作人员介绍了施工现场的潜在风险,包括电气危险、机械伤害风险以及高处作业的安全隐患等。
在交底过程中,他们强调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对于电气设备的操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也进行了详细的应急预案讲解,让大家清楚在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白海刚和张进宁以身作则,不仅用言语传达安全的重要性,更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安全规范。他们在施工现场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每一个区域都能得到有效的安全提示。在施工过程中,他们不断巡视,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安全的轨道上进行。
通过这次安全交底,为 108A 压缩机厂房的无极气量改造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仪表四班的现场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无极气量改造工程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质检中心新增低压盘柜施工
——电气七班:关惠青
在质检中心新增盘柜施工项目中,电气七班展现出了非凡的团队协作与专业精神,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任务,为质检中心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施工前期,电气七班全员齐心协力,将盘柜搬运至变电所。盘柜的搬运工作需要高度的协同性与体力投入,每一位成员都各司其职,确保了盘柜安全到位,为后续安装工作开启了顺利的序幕。
紧接着,电缆支架制作与盘柜固定工作有序展开。两面盘柜分别承担着为质检中心分析化验室设备提供电源的重任,其安装的准确性与牢固性直接关系到化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此,班组成员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对每一个固定点、每一组支架都进行细致的安装,以确保盘柜的稳固。
分析化验室电源配电箱的安装固定工作同样不容小觑。十几个配电箱在他们的熟练操作下顺利安装就位,为后续电缆施放创造了条件。
电缆施放阶段,面临着严寒天气与质检中心空间狭小的双重挑战。4×240 +1×120平方毫米动力电缆施放 200 米,5×16 平方毫米动力电缆施放 600 米,且化验室分布在质检中心的一楼、二楼与三楼之间,复杂的环境为电缆施放增加了极大的难度。然而,电气七班的成员们没有退缩,他们上串下跳,穿梭于各个楼层与角落,精心规划电缆施放路径,巧妙地利用有限的空间,想尽各种办法确保电缆施放到位。每一米电缆的敷设都饱含着他们的专注与执着。
电缆施放完成后,电缆头制作与盘柜内接线工作随即展开。电缆头的制作是一项精细活,需要严格把控工艺质量,以确保电缆连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班组成员们在这一环节中一丝不苟,从绝缘处理到电缆头制作,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标准规范,力求做到万无一失。在整个质检中心新增盘柜施工过程中,电气七班全体成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无论是恶劣的天气条件还是复杂的施工环境,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他们都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正是这种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使得质检中心施工项目得以圆满完成。
这个“老”师傅不一般
——电气四班:王慧芳
从新手小白成为技术过硬的“老”师傅,不仅需要时间的磨炼,更多的是自身努力学习专研的成果。电气四班就有这么一位“老”师傅,他就是现任班长助理——杨帅。
说起这位班长助理可是在单位出了名的“老”师傅,他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相当牛。杨助理不仅先后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个人”,更是多次获得业主方的认可和表扬。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一步步走到班长助理,在电气这个岗位上坚守10余年,陪伴着电气四班成长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时间的积累让他有机会不断面对挑战、解决问题,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复一日刻苦练习的结果。据他描述他自己刚入场时也是紧张的,害怕自己学不好、怕自己拖班组的后腿。遇到一位好师傅是杨帅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师傅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克服了初入职场的恐惧和不安,同时也激发了他自我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他不仅在实践中学习,还善于总结经验,将复杂的技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成就了如今的自己。他还能够针对可能遇到的考试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讲解,将传帮带的精神发挥到极致,这种能力为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班长助理和青工的榜样,杨帅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团队成员共同进步。今年的高级技能等级考试前夕,杨师傅利用他的休息时间,把《电动机的星三角降压启动原理及接线》、《ABB变频器的接线调试》、《PLC的工作原理及梯形图的绘制》等可能会涉及的知识点总结成一节课,为参考人员专门培训讲解。他的无私奉献不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也为公司培养了更多技术人才。
正是许许多多像杨帅这样的人激励着每一位在电气维护岗位上的人,也提醒我们:无论起点如何,只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勇于面对挑战,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都能成为自己赢家。
母线清扫:班组技术进阶之旅
——电气二班:李燕龙
在大检修工作中,高主管利用母线清扫这一实际检修场景。从清扫安全把控的关键要点,到每一个操作步骤,为班组员工开展了一场全方位的讲解。他强调安全是工作的首要前提,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在操作步骤的讲解中,高主管将复杂的流程拆解为清晰易懂的小环节,让员工们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为大家示范正确的操作手法,还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员工的动作,及时纠正不规范之处。对于影响清扫质量的关键节点,高主管更是反复强调,要求我们务必高度重视。高主管告诉我们质量是工作的生命线,只有确保每一个环节的高质量完成,才能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缺陷问题,高主管详细地阐述了有效的消缺处理方法。他结合以往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各种情况,鼓励员工们积极思考、灵活应对。他告诉大家,在面对问题时,不要慌乱,要冷静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找到解决之道。
通过这次深入且全面、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指导,班组员工不仅在技术水平上得到了显著提高,更在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上有了全新的转变。认识到,只有注重每一个细节,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才能高效、安全地完成工作任务。
检修尖兵
记我的搭档--陆建华
——机修一班:李永
陆建华是内蒙古分公司机修员工,多次支援我公司检修,今年还是和我配合检修。 他个子一米八几,身材魁梧戴个眼镜,可这次随我拆除105/106煤灰间旧管道,憋屈了身材,模糊了眼镜。
煤灰间是装罐车的厂房,气化炉余烬煤灰通过管道排入罐车,装车时灰尘飞扬,又呛人又污染环境。趁着大检修要新添一台环保设备——散装机,安装散装机须先拆除旧管线。煤灰间只有一个窗户一扇卷帘门,属半封闭空间。累年飞灰,使得窗棂、墙壁、平台、楼梯等挂满灰尘,进去走一圈白色灰尘就沾一身。窗户玻璃已不透明,墙上电灯发着昏黄的光,作业地点就在一楼顶上二楼楼板底下的栅栏平台上,能见度极低。管道在平台的支撑架上 ,须人爬到架子上对其拆除。架子窄小踏板长,虽用铁丝捆绑可总是跷跷板形式,不敢踩到临空处。安全带没有合适吊点,勉强挂在裸露的混凝土钢筋上,好在架子1.2米左右不算太高,可它离头顶楼板近,站起须弓腰蹲下够不着半蹲半跪才勉强。陆建华和我戴的安全棉帽、眼镜口罩厚手套、穿的棉衣套连体服外罩、安全带束腰……上有吊链垂挂下有氧气带横跨,俩人憋屈在这昏暗的方寸之中,未开干就匍匐负重。
需要拆除的旧管线,自从初始安装再没动过,积攒的灰尘又厚又多。俩人上去先拆保温层铁皮,罗丝刀撬不开须用氧炔焰割开。火焰所到之处灰尘随着热气流迎面反喷上来,飞灰如注。飞灰多的割不到铁,薄薄的铁皮反复的割;飞灰呛的喘不过气,防尘过滤棉很快被堵塞,只得屏住气割一会儿,停下来缓一口气;飞灰浓的散不开,人也看不清话也不能说交流全靠打手势。割下铁皮,我站在一旁调整火焰当照明,他上前撕开保温层,加热了的岩棉,更容易飞扬,伴随一股气流钻进袖口窜入领口沾满手套,人痒痒又无法抓挠。撕下保温棉,他再过去拉吊链我再返回割管道。来回调换中,互相扶肩擦背举胳膊抓紧手轻抬腿慢放脚,犹如“太空漫步”。
用吊链拉住管子就可以开割了,我割管道他拉吊链,先割难割的位置,容易躲开的地方最后割。头顶伴热管盘旋交叉,稍一抬头就碰住安全帽;脚下仪表线电气线横七竖八,稍一挪动就绊住腿脚。脸面离火焰不足一尺,只要割枪气流调节不当或枪头角度稍有不对,融化的铁水就会反扑到面部。管内壁积满灰尘,割到灰尘凝块就会受热膨胀炸裂飞溅,飞到鞋里面,虽听不到声音却能感觉到烧的滋滋响。火花也奇怪能从脚后跟窜到脚指头,再烫也只能忍着不能乱动,乱动会掉下架子。此刻,我停火不割他吊链不拉,我侧身扭曲他一腰三折,空间的局限火花的飞溅,这瞬时的闪光将我俩定格为“霹雳舞造型”。
……,就这样105/106俩单元共干八九天,却胜似孙悟空在炼丹炉里走一遭。我短小精悍尚且憋屈,何况他人高马大呢?
而他从未说过一句牢骚话!
整个作业中, 我没想到的地方他能想到,他未做好的地方我来提醒。烟雾缭绕时只简单一个手势就知道要做什么,闲暇商讨时寥寥数语就达成共识。同事之间难得有这么默契,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作业环境——恶劣,配合得当——舒服,我们以“舒服”克服“恶劣”顺利完成任务。
他不仅仅是这次拆除管线任劳任怨协作得当,几年来我俩配合安装1219油渣成型工艺设备、检修敲击器、检测K1102循环风机轴瓦、检修摆线式针轮减速器等作业的过程中,他总是照顾我力气小主动干重活儿,总能和我商量到一块儿。善意提醒我的疏忽大意,明确制止我的违章做法。遇困难想方设法,干起活一丝不苟。一个兄弟单位的外援能有这样的责任心这样的精神,这是何等的劳动素养?正是“诚以待人,勤以对事”。可谓难能可贵!
陆建华就是检修标兵!
用电安全的忠诚守护者--马帅
——电气七班:关惠青
在临时用电这一安全要求极高的特殊行业,巡视检查工作无疑是安全用电的关键防线。马帅,作为临时用电巡检项目的负责人,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每日的巡检工作中,堪称用电安全的忠诚守护者。
马帅始终坚守岗位,如同一位严谨细致的工匠,用他那双仿佛能够洞察一切隐患的“火眼金睛”,对临时用电设施展开逐一巡检。他深知,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不可预估的安全事故,因此,他对每一个细节都绝不放过,从线路接线到漏电保护检测,从配电箱的外观到内部开关的性能,无一不在他的检查范围之内。
在日常巡检中,马帅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了一系列严重的安全隐患。现场施工单位的临时用电配电箱空开机械操作机构出现损坏,这种故障可能导致开关无法正常操作,进而在电路出现异常时无法及时切断电源,极易引发电气火灾或人员触电。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电焊机接地线破皮以及电源线裸露且摆放凌乱的问题,破损的接地线和裸露的电源线会使操作人员面临触电的危险,威胁到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马帅发现这些问题后,立即采取行动,一方面迅速通知相关施工单位暂停使用存在隐患的设备;另一方面,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亲自监督整个整改过程,确保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彻底解决。他对施工人员进行了现场安全教育,详细讲解了这些隐患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以及正确的用电操作规范,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正是由于马帅在日常巡检工作中的耐心、用心和高度负责,及时发现并排除了众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大检修临时用电项目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屏障。他的工作不仅保障了现场用电的安全稳定,也为整个检修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你用电,我用心”这句承诺的深刻内涵,彰显了一位电力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担当。
最美仪表工
——仪表一班:高海艳
每年一次的大检修工作已经拉开了帷幕。本次检修分为常规组、施工组、机组、阀门组,检修前期的重中之重就是阀门的附件拆除,时间紧任务重,大量的阀门下线附件拆除作业,每次检修阀门组都是关键,前期是大量附件拆除,后期是大量附件回装及调试,工作量在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担任本次仪表一班阀门组组长的是朱亚红。阀门附件的拆除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仪表工夯实的实践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仪表工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每日早会分工后,按计划要求拆除105和106气化阀门的附件,阀门组组长带领青工开好作业票证并解除联锁,带好工具包,穿戴好劳保,与监护人一同前往现场。来到现场后,他并没有直接进行作业,而是认真仔细确认阀门位置位号,然后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环境危险因素分析,规范填写好分析单并和监护人签字后,做好现场规格化,然后开始拆附件的工作。首先,先确认好阀门位号,关掉气源开关,依次把气源管,定位器等阀体附件进行了拆除。拆除附件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其次,他又把拆下来的阀门附件用绝缘胶带包扎固定好,用塑料布把定位器包裹好,又用防水胶塞把阀体上的孔洞进行了封堵。最后,并对附件的完好率进行记录,有损坏的或者不规范的在后期回装进行更换和整改。做到保质保量,拆除工作完成后,按照“三不见天,三不落地,工完料尽场地清”的标准进行了最后的收尾工作。
首次担任检修阀门组组长,无论工作抛给他多少工量与挑战,始终屹立不动,虽然在凛冽寒冬中手脚冻僵,但他从未有过半句怨言,默默承受,吃苦耐劳,工作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
尽职尽责的女工――王慧芳
--电气四班:高樱子
她性格开朗、善解人意,上班时她是位尽职尽责,处事果敢的好员工,下了班她又是位和蔼可亲,将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的妈妈。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谱写着动人的篇章。
她在整个大检修工作中尽职尽责,认真完成班里交给她的每一项工作。这次大检修主要负责管辖区域内的临时用电,平时看着嘻嘻哈哈的她,对待班长交代的工作是从不马虎,并且能圆满的完成。在临时用电巡检发现问题时从不留情,只要发现有不规范、不合格的临时用电,就会第一时间联系到用电单位电工,必须找用电单位相关负责人到现场告知问题所在,整改措施落实后才肯罢休。
她只要她空闲下来,还要负责检查办理好的票据,检查施工单位办理的二票,挨个核对日期,确认所填的内容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联系作业人员重新办理票据。有检修任务的话,她也会积极参与进来,配合大家检修,在这次密闭排放项目及无极气量施工项目中,她忙着跟杨帅学习怎样接操作柱的控制回路,配合设备调试工作,忙的不可开交,从来不说忙、不喊累,工作仔细认真、负责。
她一刻也不闲着,一有空余时间就搞搞教培工作,督促工作负责人在作业时还不忘传帮带,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青工,督促他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尽快成长跟上大家的脚步。还帮着收拾收拾变电所卫生,搞搞后勤工作,给大家营造一种家的舒适范围,她就像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她就是我引以为傲的好徒弟——王慧芳。
知行合一,绝不纸上谈兵
——仪表六班:胡杨
青春的魅力在于奋斗,在于拼搏,只有勇敢地去尝试,才能收获满满的喜悦与成长。不知不觉我来到长炼已经三个多月了,通过这三个月的工作与学习,我在实操能力和学习岗位知识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
入职以来,我便被公司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也在开始之际便暗下决心,要为公司创造出我该有的价值。刚到班组时,所接触的人和事物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当我遇到不懂的问题,班组同事们会一遍又一遍地为我解答,我们在工作中团结互助、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给了我很大鼓舞。学习的过程中,师傅要求我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带我到现场耐心地给我讲解系统工艺流程及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告诉我巡检时需要多走多看,更需要想多琢磨。巡检时对设备进行诊断,要用眼睛观察设备的外观、状态、参数上有无变化,要用鼻子闻一闻现场有无异常气味,要用耳朵听一听现场设备有无异常声响,要查看设备的温度、震动,确保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联系班长处理。
工作时,师傅和同事们根据我的特点,帮我制定工作目标,激发我工作的主动性,引导我去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他们的指导,使我更加清晰地发现问题所在,也让我逐渐改掉了工作当中所显露的陋习,逐步养成了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
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我深深感受到,只有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让我更快地融入到公司这个大家庭。工作中领导对我的关心、同事间友好互助的工作氛围,让我感到作为一名蒙维普通员工是幸福的。这种感觉让我自觉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投身工作之中。未来,我将更加努力工作,立足岗位,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用奋斗努力书写精彩的人生。
机柜间的变身
——仪表四班:云聪颖
冬日的寒风凛冽,12 月 16 日,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寒意。在天然气制氢装置的区域内,一片寂静,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重大任务蓄力。
检修开始以后,机柜间改造使得柜内卡件等积满了严重的灰尘。仪表四班刘梦莎看着这满是灰尘的机柜间,心中满是担忧。她深知,因为后续装置还要再开工,若卡件因灰尘影响而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导致装置停车。
于是,在这个略显冷清的日子里,刘梦莎带领系统人员对机柜间柜内卫生进行清扫。清扫前,刘梦莎站在略显昏暗的机柜间里,严肃地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告知系统人员不可吹扫灰尘,原因是吹扫会使灰尘吸附于底板,进而对卡件造成伤害,只能进行擦拭。
班组人员秉持着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投入到清扫工作中。他们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关系着装置的安全运行。在清扫过程中,大家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每一个卡件和角落,不放过任何一处灰尘。微弱的灯光洒在他们专注的脸上,映出他们的坚毅与责任。他们的专注和敬业,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这次集中清扫,机柜间焕然一新,为天然气制氢装置的顺利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精心擦拭,避免了灰尘对卡件的潜在危害,降低了装置停车的风险,为企业的生产稳定做出了贡献。同时,班组人员在行动中展现出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为整个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相信在他们的守护下,天然气制氢装置必将安全稳定地运行。